为满足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深圳目前已建成76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实现街道全覆盖,15分钟家政服务生活圈初步形成。
消费持续稳定恢复随着疫情控制有力,市民消费信心日益增强。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发展的动能更加强劲。
全市货运量同比增长6.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长8.4%,铁路客运量增长7.6%。记者了解到,基本生活类商品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日用品类、饮料类、粮油食品类和服装类商品零售额保持快速增长;特别亮眼的是,消费升级类商品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5.2%、49.4%、20.4%、10.8%,体现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高质量发展增强经济韧性财政收入的增速,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生动体现。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3D打印设备分别增长173.9%、60.5%、40.9%、21.2%。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两年平均增长5.9%。
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77240.78亿元,增长13.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上零售持续高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3%,两年平均增长26.4%。这一目标是立足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实际、结合双碳工作的要求、着眼长远发展需要设定的,需要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方案》的出台为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了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定能推进绿色转型、建设好美丽中国。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才能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节能减排是从源头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污染物排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有力举措。值得注意的是,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这是《方案》明确的要求,也是推进节能减排的必要之举。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力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稳定供给,才能不断巩固提升环境治理成效,为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十四五时期我国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目标、重点工程、政策机制等作出总体部署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与东盟等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国际物流通道联动发展,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水平,畅通对外开放通道。中西部地区如何更好抓住RCEP机遇?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李超说,发改委将鼓励和支持中西部地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促进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助力中西部地区抢抓机遇RCEP生效实施,一方面加大了中西部地区贸易和投资开放力度;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也将面临一定竞争。
意见设立专章,就促进制造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提出举措。在吃透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方面,余本林表示,企业要积极扩大中间产品生产规模,积极参与本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将企业生产和服务推向价值链高端,并注意培养熟悉证书申领、自主声明、经核准出口商认证等业务的专业人员。
如何更好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商务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一份文件给出了指南。同时,提高竞争意识,妥善应对挑战。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说。还将支持企业与RCEP成员国企业开展国际先进产业水平对标,加大技术改造升级投入。针对工业产品、消费品、农食产品等重点领域市场准入,推进合格评定互认合作机制。RCEP将有90%以上的货物贸易最终实现零关税,其中工业品占到货物贸易税目的82%左右和贸易额的90%以上。韩建平建议,企业要注重提升标准化能力,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标准支撑更好开拓国际市场。抓住开放规则下贸易投资发展机遇围绕RCEP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等领域的开放承诺与规则,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为企业开拓贸易投资机遇作出指引。
267票RCEP项下进口货物顺利通关,货值4.6亿元。对于如何用好RCEP服务贸易和投资开放承诺,余本林说,企业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推动设计研发、信息、物流、电子商务、贸易融资等服务业发展,推动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并积极把握海外仓建设等贸易新业态发展机遇。
对此,罗俊杰说,工信部将充分利用中国产业门类齐全和综合配套能力强的优势,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同时,引导产业和企业正确认识RCEP高标准开放下带来的竞争,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增强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据海关总署关税司副司长邸杰介绍,自2022年1月1日RCEP生效以来,截至25日,我国出口企业申领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共24695份,货值92.5亿元。
他表示,海关总署将继续通过多途径提高企业对区域累积规则和自主声明的运用能力,并会同有关方面,在进出口两端尽快为企业解决享惠受阻问题。罗俊杰表示,工信部将支持企业充分利用RCEP关税减让承诺和原产地累积规则,扩大纺织、轻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等优势产品出口,开拓新市场空间。
推动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RCEP生效将为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此外,还将优化产业链布局,引导中西部地区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有序推动高质量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据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韩建平介绍,市场监管总局已与多个RCEP成员国建立了固定标准化信息交换渠道,并推动合格评定结果相互承认。同时要关注相关合格评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及时获取相关国家市场准入及认证政策、标准信息,有效对接合格评定机构开展检测认证评价。
认定经核准出口商107家,自主出具原产地声明306份,货值1.3亿元。意见对推进国际标准合作和转化作出安排。
同时,借助区域物流通关效率提升,实现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持续增长。他还建议,企业要在走出去中测水温,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和水平。
RCEP生效后,我国部分中高端产业将受到来自日韩产品的竞争,相关产业也可能扩大向东盟国家布局。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司长余本林建议,企业要认真研究我国与RCEP成员国间的国别关税减让情况,因国施策、扬长补短,着力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
提升标准化能力更好开拓国际市场国际标准是国际贸易规则的基础,合格评定是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这份名为《关于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指导意见》于近日正式公布,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地方和企业更好抓住RCEP机遇划重点。下一步,将围绕大宗贸易、产能合作及企业需求,加强与RCEP成员国的标准合作对接RCEP生效后,我国部分中高端产业将受到来自日韩产品的竞争,相关产业也可能扩大向东盟国家布局。
罗俊杰表示,工信部将支持企业充分利用RCEP关税减让承诺和原产地累积规则,扩大纺织、轻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机械装备等优势产品出口,开拓新市场空间。还将支持企业与RCEP成员国企业开展国际先进产业水平对标,加大技术改造升级投入。
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与东盟等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国际物流通道联动发展,进一步降低中西部地区物流成本水平,畅通对外开放通道。抓住开放规则下贸易投资发展机遇围绕RCEP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原产地规则等领域的开放承诺与规则,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为企业开拓贸易投资机遇作出指引。
267票RCEP项下进口货物顺利通关,货值4.6亿元。同时要关注相关合格评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及时获取相关国家市场准入及认证政策、标准信息,有效对接合格评定机构开展检测认证评价。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